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小茴香籽油包合物对泡菜发酵过程的影响(二) 图3显示了在10℃发酵条件下!

小茴香籽油包合物对泡菜发酵过程的影响(二) 图3显示了在10℃发酵条件下

时间:2025-05-10 07:04:28 来源:星语云舍 作者:知识 阅读:829次

3.2 发酵过程中泡菜的小茴香籽特征变化

 

3.2.1 pH和可滴定酸度

 

pH和可滴定酸度是影响泡菜口感的主要指标。图3显示了在10℃发酵条件下,油包影响不同浓度小茴香籽油包合物处理泡菜样品的合物pH变化,结果表明,对泡泡菜pH随发酵时间的菜发程延长而降低。贮藏15d后,酵过对照组pH由5.80降至3.81,小茴香籽加入不同浓度小茴香籽油包合物可延缓泡菜pH的油包影响变化,其中,合物加入1.0%小茴香籽油包合物的对泡试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图4为显示了在10℃发酵条件下,菜发程不同浓度小茴香籽油包合物处理泡菜样品的酵过可滴定酸度的变化。发酵15d后,小茴香籽对照组可滴定酸度从0.33%急剧上升至1.22%,油包影响同时,合物不同浓度(0.2%、0.5%、0.8%、1.0%)小茴香籽油包合物可延缓泡菜样品的可滴定酸度变化,分别上升为0.89%、0.79%、0.67%、0.52%。其中,加入0.8%和1.0%小茴香籽油包合物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通常,泡菜pH和可滴定酸度在4.1~4.5和0.28%~1.00%时,泡菜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在本研究中,添加小茴香籽油包合物可延缓泡菜pH和可滴定酸度变化,因此,添加小茴香籽油包合物可延长泡菜的保质期。

 

3.2.2 微生物分析

 

图5显示了在10℃发酵条件下,泡菜中总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在发酵初期,对照组的总微生物数为4.8logCFU/mL,发酵至第9d时,泡菜中总微生物数明显增加。在第12d时,其数量明显下降。然而,1.0%小茴香油包合物处理组泡菜在发酵15d内,总微生物数稳步增加。泡菜中小苗香油包合物浓度越高,泡菜总微生物的增加速度越慢。

 

图6显示了在10℃发酵条件下,泡菜中乳酸菌的生长情况。由于乳酸菌在高有机酸浓度下具有较强的pH耐性,因此,在发酵过程中,逐渐成为优势菌群。乳酸菌产生的各种代谢物,如乳酸、乙醇、二氧化碳、甘露醇右旋糖酐等,使得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数量不断增加,且可能诱导泡菜的酸化。小茴香油包合物可抑制泡菜中乳酸菌的增加速度,由此改善泡菜的品质,增加泡菜的保质期。

 

 

3.2.3 感观分析

 

泡菜发酵15d后感官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结果表明,在10℃发酵15d后,泡菜的总体可接受性、色泽、香味、滋味、体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0.2%小茴香籽油包合物处理组泡菜总体可接受性、香味、滋味优于对照组,0.5%处理组总体可接受性、色泽、香味、滋味优于对照组,0.8%处理组色泽、香味优于对照组,1.0%处理组色泽、体态优于对照组。但是0.8%、1.0%处理组总体可接受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为添加量过多,影响泡菜的口感。因此,推荐0.5%小茴香籽油包合物处理泡菜。

 

4 结论

 

为了延长泡菜的保质期,本研究以小茴香籽油包合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对泡菜发酵和品质的影响。小茴香籽油包合物可延缓泡菜pH、可滴定酸度的变化速率,抑制总微生物、乳酸菌的生长,同时,结合感观分析结果,推荐0.5%浓度小茴香籽油包合物处理泡菜。这些结果为小茴香籽油包合物作为天然抗菌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小茴香右旋糖酐乳酸菌甘露醇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暴躁大鹅爆笑名场面截图集锦 魔性瞬间一览无余欢乐全收录
  • 试听满意不退学费 重庆市场监管局点评培训服务“霸王条款”
  • 国家网信办:快手等105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 湖北消委会发布首张消费侵权“黑榜” 8家企业被曝光
  • 驾校为吸引流量,竟然做出这种事...
  • 免费体验坑害老人上万元 四川上半年受理消费者投诉24324件
  • “锦鲤好物”因虚假宣传被罚20万元
  • 与金锣“肉粒多”外包装近似,“双汇肉粒王”被判赔偿150万元
推荐内容
  • 原神全星级武器升级突破材料消耗总览:三星至五星资源需求与数据解析
  • 湖北消委会发布首张消费侵权“黑榜” 8家企业被曝光
  • 直播带货消费问卷调查报告发布 近六成消费者注重价格因素
  • 近九成商家24小时内退款 广东承诺无理由退货商家达3900余家
  • 宿州市建强县域商业体系激发城乡消费活力
  • 福建发布上半年投诉分析报告 服装鞋帽类投诉增长明显